欢迎来到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联系我们 English | 中文 | русский

中亚中心召开海外分中心三年规划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5-04-03|   

近日,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中亚中心)在乌鲁木齐召开“中亚中心海外分中心三年规划工作会议”,这是中亚中心由“观测基地”向“科研基地”转型后的首次全体会议。会议旨在明确方向,统筹2025-2027年科研任务,助力研究所抢占干旱区科技制高点。

阿拉木图分中心联合主任Galymzhan Saparov、比什凯克分中心联合主任Salamat Abdyzhapar和杜尚别分中心联合主任Saidov Abdusattor分别汇报了分中心建设目标、研究方向、在研项目及预期成果,并围绕所在国2025年重大科技需求展开讨论。

未来三年,阿拉木图分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围绕生态系统保护和粮食安全等问题,开展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农业、生态修复和荒漠化防治、灾害监测、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研究;比什凯克分中心将围绕气候变化影响和山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在气候变化对山地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变化与可持续利用、山区道路灾害监测预警等领域开展相关研究;杜尚别分中心的研究重点是气候变化和冰川水资源、生物多样性保育方向,具体包括帕米尔-天山地区冰川水资源变化动态研究、高寒山区水相关灾害监测预警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

中亚中心主任张元明提出,各分中心应设定具体、可量化的成果指标,重点向分中心所在国政府提供咨询建议,助力可持续发展。会议最终一致通过了分中心三年规划。

未来,中亚中心,包括塔什干总部、阿拉木图分中心、比什凯克分中心、杜尚别分中心,将不断深化与依托单位新疆生地所以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塔生物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家级科创平台和“中哈遥感技术与应用联合实验室”的合作与协同发展,更加聚焦干旱区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安全科学研究,建成开放的国际化科研与人才培养平台,高端智库和科创基地,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中亚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在海外建设的十个海外科教中心之一,于2013年依托新疆生地所成立。成立十年来,中亚中心充分发挥区位与学科优势,拓展了中国科学院与中亚国家的科技合作,提升了中国科学院在中亚的科技影响力,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5774af40c7446ad56488e225993f24e.png